- · 《中国商界》刊物宗旨[09/01]
- · 《中国商界》征稿要求[09/01]
- · 《中国商界》投稿方式[09/01]
- · 《中国商界》栏目设置[09/01]
又一商界精英猝死,运动是真凶吗?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运动有益健康,过度运动却可能是“非定时炸弹”。 其中心肌梗死排在第一位,共34例;另有16例死于心肌炎等心肌疾病。 不过,也有临床医生指出,剧烈运动之所以会导致猝死,前提
运动有益健康,过度运动却可能是“非定时炸弹”。
其中心肌梗死排在第一位,共34例;另有16例死于心肌炎等心肌疾病。
不过,也有临床医生指出,剧烈运动之所以会导致猝死,前提是这个人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运动只是促使死亡事件发生,并不是直接致死原因。
多项国内外研究指出,运动量与死亡率降低之间存在曲线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跑步能耐力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超过一定量,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增加。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另据Nature2020年刊发的一篇综述,35岁到65岁中年男性,在耐力项目中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比例高达40%以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猝死的重大风险因素,运动会刺激血管收缩、增加血管中斑块破裂的风险,这也将心肌梗死发生率提高了10倍。对于日常久坐的人,这一风险增加50倍!
来自华为心声社区
目前,正值华为发展的关键时期,丁耘的意外离世,是华为的一大损失,他本人过早离世也令人沉痛惋惜。
图片来自《体育科学》
运动多非真凶
而他们所钟爱的长跑运动,也恰是猝死多发地带。
然而,运动其实跟商业竞争一样,加倍的投入不一定有加倍的产出,超出能力的拼搏,不止赢不了,还会危害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即便是体检结果合格,也只能证明在静息状态下,心脏结构没有异常。并不能保证在高负荷情况下不出现意外。
10月7日晚,华为心声社区发讣告称,公司监事会副主席丁耘先生,因突发疾病于10月7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53岁。
根据央广网和厦门晚报等当地媒体消息,自从2017年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的赛前体检以来,厦门马拉松几乎每年都有跑者因心脏健康问题,被认定不适合参加比赛。
因此研究者认为,对35岁及以下群体进行心肌炎筛查和预防才是最重要的。
如对本
前述菲利普·伯姆等人的研究也表明,运动猝死并不只是发生在极限运动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一天发生的,它贯穿了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杨进刚前不久在“格致论道讲坛”上介绍猝死过程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初期,血管壁内部会长出肿块,称为“粥瘤”,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堵塞血管。
其研究发现,德国大多数运动猝死都发生在参与非高水平比赛或者休闲运动的中年男性身上,主要原因是心肌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
虽然看似健康,但是很多猝死者已经有病在先。
国内学者也认为,如果要参加极限运动或者剧烈运动,就需要对自身健康情况有更好的了解。
这意味着,那些平时运动较少的人,突然进行高强度的运动,猝死风险比平时就有运动习惯的人,有更高的猝死风险。
据知情人士透露称,丁耘在国庆期间曾带领员工到深圳湾天附近长跑“拉练”。天没亮就出发,一直跑了28.55千米。在此之前,这位酷爱马拉松的商业精英,几乎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在了高强度运动上。这也使他在外人眼中,一直是积极、健康的形象。
除了心源性猝死,还有脑源性猝死和其他疾病引起的猝死等,都是可能的致死原因。
导致他们英年早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一再上演?
而且在跑步的过程中,跑者也会追求PB(个人最好成绩)、配速等数据,忽略了个体的差异,增加了身体的负担。而心率作为安全阀,又常常被忽略。这些都会带来风险。
此外,疲劳也是高危因素。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会使人免疫力受损,也会导致血压、血脂和血糖增高,如果再附加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等,更是进一步放大相关风险,这种情况下做剧烈运动无异于自杀。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张承铎等人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也曾撰文表示,马拉松作为耐力型极限运动,会使集体代谢状态发生显著变化,包括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心率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减少等。这将导致心脏标记物的增加等改变,长期规律训练的耐力运动员,其心脏结构也会发生改变。
类似的猝死事件中,很多人都曾有健身、剧烈运动的经历。
文章来源:《中国商界》 网址: http://www.zgsjzz.cn/zonghexinwen/2022/1013/1052.html
上一篇:?又一商界精英猝死,运动是真凶吗?
下一篇:国际商界:二十大报告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