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韩国商界人士洪彰杓:中国经济质的飞跃令人刮

来源:中国商界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自1998年第一次外派到中国工作,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大中华地区总部总代表洪彰杓多年来辗转于台北、北京、上海、香港等地任职,“可以说,我经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

  自1998年第一次外派到中国工作,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大中华地区总部总代表洪彰杓多年来辗转于台北、北京、上海、香港等地任职,“可以说,我经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和重要节点,见证了中国经济从量变发展到质变的飞跃。”日前,洪彰杓接受记者专访,畅谈他眼中的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和成果。

  在洪彰杓看来,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如果说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发展是量化的增长,那么到最近十年则开始进入质的飞跃。”洪彰杓具体举例说,中国的产业结构有了革新性发展,对外开放的规模和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科学高端技术领域也有了新的投资和投入。

  “我和中国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86年上大学的时候,那时我主修汉语言以及中国文化,辅修贸易学,后来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取得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学位,后又在中国吉林大学取得国际贸易的博士学位,所以我的求学之路和中国密切相关。”洪彰杓告诉记者,“毕业之后,我顺利进入KOTRA,在总社负责中国相关业务,后来又多次派驻到中国,在中国工作的时间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6年,因此我的职业生涯也烙上了中国印记。”

  首尔9月22日电 题:(中国这十年·他论)韩国商界人士洪彰杓:中国经济质的飞跃令人刮目相看

  洪彰杓的信心并非凭空而来。在疫情导致全球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依然处在稳步上升的阶段,同时中国对韩国的投资也在增加,去年中韩贸易额更是突破3600亿美元大关。“我认为投资并非单向选择,而是双向的互利决策。”洪彰杓介绍,为了给韩中贸易“保驾护航”,KOTRA与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顺应两国贸易结构变化和全球经济趋势,不断提升投资服务水平,并借韩中建交三十周年之机,举办一系列交流和纪念活动,为双方企业提供更多资源。“我相信韩中之间的经济合作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也相信中国经济将继续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我和中国的缘分还将继续书写下去。”(完)

  “2002年10月第一次到北京任职的时候,我最先注意到北京大街上的汽车,有中低端档次的车,也有比较高级的进口车,我感觉那时候的北京是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现在我又回到了北京,再回头去对比,用‘刮目相看'这个成语来形容最为贴切。”洪彰杓说,“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取得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超越的快速发展,我为能见证这段发展历史而感到荣幸。”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洪彰杓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经贸摩擦加剧等因素,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我也了解到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当下的经济问题,提出了很多鼓励性政策,也加大了很多投资和投入,我相信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很快会恢复良性的循环,韩中之间的经贸往来也会更加密切,并走向更高质量的合作。”

  记者 刘旭

  谈及中国十年来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的原因,洪彰杓指出,一方面,中国在经济的量变增长过程中提升了国家经济发展形象;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一系列合作框架也为中国对外开放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发展方向;此外,中国也顺应全球经济发展大方向,制定了更多适合中国现状的未来经济发展策略,比如“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以及针对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具体方案。“所以我感觉不管是内部经济还是对外经济,以及产业的各个方面,中国都在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洪彰杓以韩中贸易往来举例说,在产品种类上,早年间都是以皮制品、服装或者单价比较低的生活用品为主营业务的韩国厂商到中国投资建厂加工,现在投资厂商则转向半导体、锂电池、显示屏等高技术产品,并在中国建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在合作模式上,过去韩中合资的模式以韩国企业独立外资投资为主,但近十年来韩中贸易更多转向韩国和中国企业共同经营的投资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商界》 网址: http://www.zgsjzz.cn/zonghexinwen/2022/0923/1047.html



上一篇:综述:澳大利亚商界看好中国市场和经济前景
下一篇:加拿大商界人士彭家荣:中国发展印证“天道酬

中国商界投稿 | 中国商界编辑部| 中国商界版面费 | 中国商界论文发表 | 中国商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商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