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国卖家卖假货,引发韩国电商界震动

来源:中国商界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目前,针对假货泛滥问题,多家韩国电商均紧急出台相应措施: 根据韩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析结果,近三年(2019-2021年)19家电子商务企业共查获假冒商品件。 假货泛滥,Naver、

目前,针对假货泛滥问题,多家韩国电商均紧急出台相应措施:

根据韩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析结果,近三年(2019-2021年)19家电子商务企业共查获假冒商品件。

假货泛滥,Naver、Coupang是重灾区

在 Coupang上,中国卖家利用Item Winner 政策,以极低价格的产品霸占平台首页。当同一款产品有多个卖家售卖时,Coupang通过比较分析,让其中一家展示在显眼位置,而其他的则只能在缩略页中找到,排在第一的的称为Item Winner(优胜者)。对于中小卖家(sellers)来说,就可以轻松地将自己的产品展示在首页的顶部。对于新手卖家来说,以最低价格销售产品更能增加曝光,甚至可以分享其他卖家销售的相同产品的评论。世宗大学工商管理学教授金大钟表示:“Coupang是消费者购物圣地,但由于允许最低价格政策,中国制造的假冒产品正不断涌现。”

Coupang宣布将加强对海外卖家的审查,并推出退款政策。Coupang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卖家,在入驻时必须提交证明材料,只有通过审核的卖家才能入驻。同时,Coupang强制要求中国卖家使用其物流代理系统服务,禁止实施自配送。

SSG.com和乐天宣布将积极退还假冒商?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对从 SSG.com 购买到假冒产品的消费者提供赔偿服务,此外,平台将加大监管力度,通过机器人自动化流程对假冒产品或非法分销商进行排查。

最近,韩国电商界正在经历一场“大地震”,包括Coupang、11街等在内的韩国电商平台或将全线缩紧中国卖家入驻通道,而罪魁祸首却是中国卖家售卖假冒伪劣产品,遭到韩国本土买家集体起诉。

过去的几年,包括Naver、Coupang、Gmarket、11街等电商平台在中国启动招商,以吸引大量的中国卖家入驻来确保平台产品多样性并增加交易,而他们采取的方式多为“简便的入驻流程”、“低入驻费用”等方式招募卖家,随着未经审核的卖家逐渐增多,假冒问题也不断加剧。

乐天也表示,“如果消费者举报疑似假冒产品,他们将获得退款,收到多份举报的企业将在检查假冒产品之前禁止销售。”

Naver 和Coupang被选为假冒商品销售最多的地方,查获假冒产品的案件数量分别为件和件,占查获案件总数的62%。Wemakeprice(66,374 件)、Lightning Market(45,131 件)、Interpark(23,022 件)、Gmarket(9017 件)和 11街(7578 件)也同样遇到了假冒产品的问题。

韩国电商平台11街可能在今年11月全面暂停中国卖家入驻!

Naver决定加强海外卖家入驻的条件。外国个人卖家被禁止加入,除在韩国居住并开展业务的外国人。

引群愤,多家韩国电商平台采取紧急措施

根据11街发布的一则通知显示,随着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的卖家数量不断增加,假冒产品销售及发货延迟现象不断发生,自2022年6月7日起,居住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的卖家将暂时受到入驻限制。而根据最新消息,11街在今年11月或将暂停中国卖家入驻。

文章来源:《中国商界》 网址: http://www.zgsjzz.cn/zonghexinwen/2022/0918/1044.html



上一篇:中德“脱钩”迫在眉睫?默克尔精准预判后,德国
下一篇:澳大利亚商界看好中国市场和经济前景

中国商界投稿 | 中国商界编辑部| 中国商界版面费 | 中国商界论文发表 | 中国商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商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